福建LNG产业链:为福建省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始终致力于绿色能源发展,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近年来,液化天然气(LNG)成为支持这一转型的清洁能源之一。LNG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且LNG的环境效益优于煤炭能源。
为了深入了解LNG是如何有效推动绿色转型,近日,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王天禹来到了位于东南沿海福建省莆田秀屿港LNG产业园的中国海油气电集团福建LNG接收站和莆田电厂。
在21世纪以前,煤炭成为福建省主要依靠的能源,而煤炭能源消耗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为引进绿色低碳能源,2001年10月,福建省与中国海油签订福建LNG项目合作协议。
福建LNG于2008年建成投产每个月都有4船左右LNG船在此靠泊,每船可运输14万方的LNG这些LNG存储在巨大的储罐内随后被转化为气态通过管线输送出去。福建LNG是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国内企业自主建造、自主管理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福建LNG自投产以来,已累计外输了4000万吨LNG,相较于传统煤炭能源,已减少1.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栽种1.9亿棵树。
在福建LNG项目的带动下,LNG产业链不断延伸,涵盖LNG船舶、燃气电厂、城市燃气,以及LNG冷能空分、液态分销、槽车运输、LNG卫星站、汽车加气等项目,形成了具有节能环保性的示范园区,有力助推福建省钢铁、陶瓷、玻璃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LNG副总经理徐雷红表示:“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气候发展。福建LNG致力于为福建省及周边地区提供更多清洁能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大价值。”
莆田电厂是莆田LNG产业园的重要项目之一,是福建LNG配套的燃气电厂,总装机容量154.4万千瓦,2008年投产至今累计用气量达580万吨,累计为福建省经济发展贡献清洁能源电力433亿度。
相比于火力发电天然气发电厂更加低碳环保,液化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发电过程中烟气二氧化碳相比于煤电减少42%,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80%无灰、渣排放。
莆田电厂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总经理黎晖向记者表示:“天然气的节能降碳是非常显著的,燃气电厂的碳排放相当于常规燃煤电厂的40%到50%,从莆田电厂来看,从2008投产到现在,相比同类型的燃煤电厂已经减排二氧化碳将近1300万吨。”
近年来,清洁能源是福建省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莆田电厂的发电模式提高了发电效率,实现了能耗降低进一步助力福建省绿色转型加速度。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由原来的几乎为零提升至5%。如今,福建省已成为东部10省市绿色电力发展最好的省份,一些能源技术经济指标走在全国前列。这其中,福建LNG产业链为福建省绿色发展转型贡献了巨大力量。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在加速推进绿色转型发展。作为中国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福建LNG接收站和莆田电厂是中国清洁能源项目的一部分,也是气电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和助力建设“生态福建”的实际行动。气电集团将全力推进绿色能源转型,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加速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为实现中国“双碳”目标贡献海油力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